小型宾馆总部在哪里?
时间:2024-08-14 09:25:16 | 来源:加盟费网小型宾馆总部在哪里?
小型宾馆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星乐路,如您想前往此处,请事先电话联系。小型宾馆加盟优势
1、品牌优势高知名度国际性品牌形象及受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使用权。
2、产品优势
专业化研发团队,定期推出新品,免费给加盟商培训新品,使产品丰富化。
3、技术优势
公司集研发与生产、销售于一体,因此在研发产品时注入了较多的人力和财力,有专业的研究队伍。
4、培训优势
通过对加盟商、店员的行为规范 、产品知识、销售技巧、陈列摆场等贯彻到开店前后的各种培训,加强品牌终端的服务意识。
5、服务优势
提供全方位的店面设计、施工方案指导。
6、投资优势
总部会安排投资专员为加盟商量身定制投资方案,协助加盟商实现最大化利用,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投资风险。

小型宾馆加盟条件
1. 资质要求加盟商需要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如企业法人或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应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合格证明等相关证件。
2. 资金实力
加盟商需要拥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和一定的流动资金来支付加盟费、保证金、装修费用、租金、设备购置费以及初期运营成本等。
3. 店面选址与规模
根据加盟品牌的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地理位置,通常会考虑在交通便利、客源稳定的地方,且宾馆的建筑面积和房间数量需达到品牌方最低规定标准。
4. 品牌形象维护
加盟商必须认同并接受加盟品牌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标准,愿意按照统一的品牌形象进行装修布置,并遵守品牌管理制度和运营规范。
5. 运营管理经验
虽然不是所有品牌都要求,但一些连锁品牌可能会希望加盟商有一定的酒店管理或服务业从业背景,或者愿意接受品牌提供的培训和指导。
6. 培训与考核
加盟商及主要管理人员须参加品牌总部提供的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并通过相关考核。
7. 长期合作意愿
加盟商要有长期经营和发展的眼光,愿意与品牌签订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合同,并致力于提升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宾馆酒店行业前景分析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各酒店品牌稳步加快新酒店开业进程。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1-11月,我国新开业酒店数量超1500家,其中经济型酒店、中端酒店和中高端酒店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新开业酒店数量分别为244家、426家、492家,占比分别为15.98%、27.9%、32.22%。随着行业的稳步发展,酒店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升级,新开业酒店数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中端、中高端酒店仍将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一、经营环境持续修复,强劲需求带动酒店行业稳健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推动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2017-2022年期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同比增长5%;人均消费支出为24538元,同比增长1.82%。
2023年以来,为加快经济回暖复苏,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消费市场进入修复上升通道,国内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在人口结构的变动下,90后、00后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主力军,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成为新时期消费的主体,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98元,同比增长5.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530元,同比增长8.8%,其中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4514元,同比增长6.4%,占比23.11%。在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下,居民出行对于居住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带动居民人均居住支出稳步增长,为酒店行业发展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2020年以来,受国内市场环境动荡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受阻,旅游人数和出游开销出现大幅下降,全国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2.1%,出游开销同比下降61.1%。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出游人数也在稳步增加,到2023年,在国内经济加速回暖的带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带动旅游业企稳回升,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1-9月,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数达到28.46亿人次,同比增长78%,出游开销共计3.17亿元,同比增长122.7%;农村居民旅游人数为8.28亿人次,同比增长67.6%,出游开销为0.52亿元,同比增长75.8%。
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旅市场恢复势头强劲,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在宏观环境的持续改善下,各省市为加快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相继推出发放文旅消费券、门票特价等举措,全面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如江苏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内蒙古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等奖补政策。2023年四季度以来,为进一步刺激和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各地文旅部门和旅游公司纷纷推出赏秋、冰雪旅游、温泉、海岛避寒等旅游产品,为旅游业注入强劲活力,也为酒店行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在旅游业的全面复苏下,我国酒店行业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随着出游人数和旅游开支的稳步增长,酒店行业也将得到蓬勃发展。

二、行业加速高端化转型升级,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发展
酒店,又称宾馆、旅馆、商旅、饭店等,是以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商业机构,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餐饮、娱乐、宴会、商务中心等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万豪、洲际、希尔顿、喜达屋等外资品牌陆续入驻中国,同时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下日益频繁的商旅需求,国内相继出现大量的单体酒店,但主要以设施和服务标准化程度低、条件差的小型酒店为主。与此同时,部分酒店连锁品牌成立。1993年,中国首个本土中端酒店品牌维也纳诞生。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部分酒店积极整合单体酒店,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消费者对于酒店的需求也从满足基本住宿,升级为平价、卫生和安全。
在市场需求持续变化、经济社会环境稳步发展的推动下,酒店行业也在持续优化和调整。2015年之后,行业进一步整合深化,并进行结构升级,在此阶段,中端酒店得到快速发展,中高端酒店开始萌芽,多品牌、多元化、多梯队的龙头酒店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消费者对于酒店的需求也从平价、安全、卫生,升级为品质、体验。在此期间,锦江、华住、首旅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收购兼并力度,持续扩张战略版图,全面推进不同层次、不同价位的酒店布局。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加速回暖,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酒店企业积极紧抓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革新,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赋能下,旗下酒店持续优化升级,助力酒店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下,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对于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酒店行业加速变革,酒店经营模式稳步完善,带动行业加快高端化转型。星级酒店作为过往评判酒店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受国内市场动荡,以及部分酒店未参与星级评定的影响,我国星级酒店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据文旅部数据统计,我国星级酒店数量从2017年的9566家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6663家。
同时,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新兴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居住体验,一星、二星级酒店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包括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在内的中高端酒店。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星级酒店结构也在不断变动,其中一、二星级等酒店数量缩减幅度大于三、四、五星级等中高端酒店,推动涵盖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在内的中高端星级酒店数量占比不断提升,从2017年的81.98%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90.75%。为此,各企业也在积极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提升酒店质量和服务体验,加快布局中高端酒店领域。
